日期:2025-09-02 21:15:21 标签:
本以为有李乃文坐镇,36集抗战题材剧能凭过硬演技和剧情脱颖而出。
然而才看几集,就被两位演员的表演“劝退”。
一位始终表情僵硬,情绪全靠台词支撑。
另一位则走上了“用力过度”的极端,挤眉弄眼比表情包还夸张。
明明是沉重的抗战题材,却被两人演成了“演技翻车现场”。
即便李乃文拼尽全力撑住主线,也难以挽回持续下滑的口碑。
袁姗姗:一张脸,毁所有?
这一年,袁姗姗事业明显回暖。
三部作品接连亮相,其中两部开机,一部播出,状态火热。
能把握住机会,便有望一飞冲天,摆脱“戏红人不红”的困境。
否则,再多努力也只会付诸东流,依旧是“无名之辈”。
从《归队》的播出效果来看,“口碑逆袭”几乎成了奢望。
那张“科技感十足”的脸一出现,结局便已注定。
她饰演的“兰花儿”是抗联队伍中唯一的女战士。
身手不凡、心思缜密,战斗力丝毫不输男兵。
眼神坚定,充满信念,对敌人充满仇恨,对战友满怀哀思。
是无数真实女战士的缩影,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。
“兰花儿”这一角色极具挖掘潜力,是许多女演员梦寐以求的角色。
可谁也没想到,袁姗姗的演绎让所有期待瞬间破灭。
还没来得及关注演技,注意力全被那张脸吸引。
即便是面无表情,也难掩一股“戾气”。
眼神犀利、鼻梁高挺,标准的嘟嘟唇,宽大的双眼皮,满屏的现代感。
试问,如何将这样一张脸代入抗战剧?
那个年代的女性,能吃饱穿暖、安稳生活,已是万幸。
描眉画眼这种事,是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。
更何况,“兰花儿”身处战火,一次行动后与队伍失散,踏上独自求生之路。
穿梭于泥泞河道,藏身于密林之间,只为生存,早已顾不上形象。
换作别人来演,或许效果更佳。
说到演技,袁姗姗并非毫无建树,相反,此次能明显看出进步。
母亲被敌人杀害时,她哭得撕心裂肺,情绪真实。
但为了复仇和生存,她不得不强忍悲痛。
袁姗姗泪如雨下,声音哽咽,情绪极具感染力。
正当观众沉浸其中,镜头拉近,面部肌肉的僵硬便显露无疑。
尤其是在最后抱着孩子过河时不幸中弹。
抬头瞬间,锥子下巴、高挺鼻梁,毫无真实感。
其实,早年袁姗姗走的是清纯路线。
一双灵动大眼,娇俏可人,极具辨识度。
尽管脸型略方,不那么完美,但笑容甜美,风格独特,属于“天生明星脸”。
经好友杨幂推荐,于正发掘了这颗遗珠,接连安排她出演大女主角色。
于正曾公开表示,只要坚持下去,她有望成为下一个‘范某冰’。
但随着合约到期,合作戛然而止。
和大多数人一样,她也早早被贴上“过气艺人”的标签。
沉寂多年后再次现身,已判若两人。
眼间距缩短,圆润鼻头变得尖锐,有了嘟嘟唇,瓜子脸,越来越像网红。
精修照一出,网友直呼认不出。
更难将眼前这张脸与《宫锁珠帘》中灵动的小宫女联系在一起。
总之,“do脸”需谨慎。
对于演员来说,自然原生的脸远比精致网红脸更重要。
陈靖可:表情浮夸,拉低观感
当流量演员进入正剧领域,通常会出现两种情况。
一种是凭借实力打破偏见,成功转型。
另一种是演技不足硬演,效果适得其反,遭到全网吐槽。
袁姗姗吸引了不少火力,因此陈靖可尚未达到第二种程度。
但表现平平的他,也并未给剧集增添光彩。
愿意放下偶像包袱,提前几个月晒黑皮肤、染黄牙齿、蓄乱头发,只为贴近角色。
穿着满身尘土的服装,在雪地里摸爬滚打,力求还原真实状态。
连亲妈都认不出,可见其用心。
然而演技拖后腿,与前期努力不成正比。
分别戏本应展现不舍情绪,但他表现平淡,毫无波澜。
在部分情感戏中,别人哭得投入,他却表情夸张,用力过猛。
有时连台词都说不顺,表情管理也明显不到位。
第一集分饼场景中,李乃文全情投入,而他却像是在偷笑,场面格格不入。
时而表情僵硬,时而夸张浮夸,缺乏感染力,令观众难以入戏。
瞪眼、面无表情、嘴巴僵硬,仿佛在背诵课文,毫无代入感。
事实上,陈靖可的成名之路并不容易。
2018年,凭借综艺《超进行全运会》崭露头角,擅长田径、游泳、拔河等多个体育项目。
随后凭借《你好检察官》出圈,收获大量粉丝。
穿上检察制服,搭配白衬衫与红领结,整体造型干练庄重。
有时佩戴细框眼镜,更显沉稳睿智,尽展检察官专业风范。
他与正剧的契合度本就不低,可惜剧本不佳,未能演出角色灵魂。
结语:
作为一部群像剧,《归队》中胡军、李乃文等资深演员的精彩演绎,为剧集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他们凭借细腻的表演,将抗联战士形象塑造得鲜活立体。
但袁姗姗与陈靖可的表现,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观感。
也为演员敲响了警钟。
在竞争激烈的演艺圈,想要在各类题材中站稳脚跟,扎实演技与贴合角色的形象塑造,始终是核心要素。
对此,屏幕前的你们怎么看呢?欢迎留言分享观点,一起讨论!